魏晓娜
职 称: 教授
办公地点:明法 720B
电子信箱:xiaona@ruc.edu.cn
研究方向: 刑事诉讼法、证据法、监察制度
个人简介
魏晓娜,女,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、纪检监察学院双聘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
主要经历
1992-1996:郑州大学哲学系,获哲学学士
1997-2003: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,获法学硕士、博士学位
2007.12-2008.12: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爱德华兹学者、访问学者
2015.8: 德国马普所访问学者
2017.10: 美国纽约大学亚美法研究所访问学者
2018.11.18-11.24: 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法学院教学交流
代表性成果
专著类
1.《诉讼证明原理》(合著,第二作者),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;
2.《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》(合译,第二译者)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;
3.《刑事正当程序研究》(独著)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;
4.《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》(译著),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;
5.《证据故事》(译著)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;
6.《程序即是惩罚》(译著)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;
7.《背叛程序正义》(独著),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;
8.《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研究》(独著)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;
论文类
1.《中国刑事程序正当化的模式选择与方法问题》,《法商研究》2003年第6期;
2.《客观真实的价值与困境》,《法学研究》2004年第6期;
3.《刑事正当程序的理论支点》,《当代法学》2004年第3期;
4.《美国审前讯问指导理论的沿革与发展》,《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》2004年第3期;
5.《刑事诉讼中的实体正义》,《法学家》2005年第1期;
6.《法理与论争:美国刑事正当程序的范围——兼论美国的正当程序方法论》,《比较法研究》2005年第1期;并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《诉讼法学 司法制度》2005年第5期;
7.《人格尊严与现代法的精神》,《法制日报》2006年4月10日;
8.《现代刑事诉讼的结构性原则》,《人民法院报》2006年3月24日;
9.《程序法定——刑事诉讼领域的“法治国”原则》,《人民法院报》2006年2月10日;
10.《我们为什么反对刑讯》,《法制日报》2007年9月9日;
11.《精神病抗辩漫谈》,《人民检察》2007年第3期;
12.《再谈精神病抗辩》,《人民检察》2007年第5期;
13.《司法的确定性与“民意”的不确定性》,《法制日报》2009年10月19日;
14.《“见义勇为”获刑 都是“扭送”惹的祸》,《法制日报》2010年3月23日;
15.《解读第三种陪审:“人民陪审团”》,《法制日报》2010年4月5日;
16.《送“他”进精神病院谁说了算?》,《法制日报(周末版)》2010年6月24日;
17.《精神病强制医疗司法应及时介入》,《法制日报》2010年9月16日;
18.《司法的社会与政治职能不容忽视》,《法制日报》2011年1月21日;
19.《辩诉交易:对抗制的“特洛伊木马”?》,《比较法研究》2011年第2期;
20.《走出信访困局 回归人民司法》,载陈泽宪主编:《刑事法前沿》(第五卷)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;
21.《理性与癫狂之间:精神病抗辩的法理、规则与证明》,载陈泽宪主编:《刑事法前沿》(第七卷),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;
22.《走出劳动教养制度的困局:理念、制度与技术》,《法学》2013年第2期;
23.《“排除合理怀疑”是一个较低的标准吗?》,《中国刑事法杂志》2013年第9期;
24.《论死刑案件的权力配置》,《青海社会科学》2013年第6期;
25.《死刑程序为谁而设?》,《比较法研究》2014年第4期,并全文转载于《诉讼法学 司法制度》2014年第10期;
26.《一场奇幻的思想之旅》,强世功主编《政治与法律评论(第五辑)》,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;
27.《非刑精神病强制医疗的欧洲视野》,《东南法学(第5辑)》,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;
28.《论我国司法体制的现代化改革》(第二作者),《中国法学》2015年第1期;
29.《陪审制的功能、机制与风险防范》,《贵州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15年第1期;
30.《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》(第二作者),《中国法律》2015年第1期;
31.《论死刑案件的权威结构》,《中国刑事法杂志》2015年第2期;
32.《从“被精神病”再现看我国非刑强制医疗制度之疏失》,《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》2015年第4期;
33.《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》,《法学研究》2015年第4期,《新华文摘》2016年第1期转载;
34.《庭前会议制度之功能“缺省”与“溢出”》,《苏州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16年第1期;
35.《庭前会议功能再审视》,《财经》,2016年第11期;
36.《治安执法应为律师介入留出制度空间》,《法制日报》2016年5月18日;
37.《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:中国语境下的关键词展开》,《法学研究》2016年第4期;
38.《审判中心视角下的证据法基本概念》,《证据科学》2016年第4期;
39.《开好庭前会议 做好繁简分流》,《人民法院报》2016年9月23日第2版;
40.《落实“以审判为中心”关键的一环》,《人民法院报》2016年10月11日第3版;
41.《<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办法>评析》,《人民法治》2017年第1期;
42.《审判中心视角下的有效辩护问题》,《当代法学》2017年第3期;
43.《定位与实效:庭前会议功能再审视——以文献研究为起点的分析》,《北大法律评论》(第17卷第1辑),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版;
44.《非法证据认定路径的完善》,《人民检察》2017年第18期;
45.《依法治国语境下检察机关的性质与职权》,《中国法学》2018年第1期;
46.《职务犯罪调查与刑事诉讼法的适用》,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》2018年第4期;
47.《检察监督职权运行的若干基本问题》,《中国检察官》2018年第8期;
48.《结构视角下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》,《法学家》2019年第2期;
49.《刑事审判中的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》,《中外法学》2019年第6期;
50.《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:实效、瓶颈与出路》,《政法论坛》2020年第2期;
51.《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:框架内外的思考》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2020年第3期;
52.《冲突与融合: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本土化》,《中外法学》2020年第5期;
53.《科技推动考评体系落细、落实》,《检察日报》2020年9月26日第3版;
54.《推动检察机关职权范围与监督手段的完善》(大家谈:新时代检察基础理论的重点问题),《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》2021年第1期;
55.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司法适用与疑难问题》,《人民司法》2021年第26期(2021年9月中旬(总第937期));
56.《从“捕诉一体”到“侦诉一体”:中国侦查控制路径之转型》,《政治与法律》2021年第10期;
57.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诉辩关系》,《中国刑事法杂志》2021年第6期;
58.《刑事诉讼模式的历史叙事》,载江溯主编:《刑事法评论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;
59.《刑事诉讼法发展的新动向:比较法上的考察》,《北大法律评论》第21卷第2期,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;
60.《法学论文写作与实证研究的误区》,《民主与法律时报》2022年3月24日;
61.《轻罪的程序应对:英国转处制度及其启示》,《人民检察》2022年第15期;
62.《以审判为中心改革的技术主义路线》,《法商研究》2022年第4期;
63.《七人合议庭在刑事案件中的适用》,《中国政法大学学报》2023年第2期;
主持项目
1. 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:“刑事诉讼中的协商性司法”(项目号:30206104),已结项;
2.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:“协商性刑事司法研究”(立项号:07CFX032),已结项;
3.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青年教师项目:“借问路在何方-比较法视角下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”,已结项;
4.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自设项目:“死刑案件的权力配置”(项目号:26212805),已结项;
5.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:“死刑限制的程序模式研究”(立项号:15BFX73),已结项;
6. 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重大项目:“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研究”(批准号:15XNL012),已结项;
7. 201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子课题:“汤加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制度研究”(课题编号:GJ015A02-24),已结项;
8.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:“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反思与制度重构研究”(批准号:21BFX013),在研;
9.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“程序法治下的网络安全研究”(23JJD820004)